目标呢?
中国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具有按严格标准制定的基础学习要求,这并不是坏事。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中国教育的优点。但我们也应该适当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与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需要反省的地方是奶多的。
要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但要站到全中国与全世界的全球高度,也要有百年、千年的辽阔视野,“百年树人”说的正是这一重要长远视角。我们的人才价值尺度要向世界公认的尺度看齐,要目标长远的未来进行校正。
中国文明真正值得骄傲的地方其实不是秦始皇的大一统功劳,而是百家争呜百花齐放的战国时代。从某种程度说,中国文明可以称为战国文明,在短短的两百多年里大批充满创造性的人物如群星闪耀在天空,中华民族的所有伟大思想、观念几乎都被创造出来了。世界上能与此比美的只有希腊的雅典时代和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是战国时代和其他时代充满创造性的先人们奠定的,要复兴伟大的祖国,也必须依靠大批充满创造激情与创造活力的人才。
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人的聪明令人自豪。可是,我们的电子科技、汽车产业等等的关键技术还在依赖外国,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能造就食人牙慧的聪明人,要真正振兴中国只是幻想。中国人绝不能以在世界上善于模仿的形象自豪,中国文明之所以至今受到全世界尊敬,肯定是以它的巨大创造性为根据的。
总之,必须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维与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到首位,从长远来说,我们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在课堂上,同样是讲牛顿三大定律,同样是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的教师能让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十分之一,有的学生甚至能在教师启发下自己悟出十分之三,就是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创造,这就远比把全部知识教给学生取得高分但学习中排除学生自己创造性的教学高明得多也困难得多。孔夫子早就主张“举一反三”,这一强调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优良传统可惜被我们很大程度上淡忘了。
学校在抓好课程教学同时,给予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爱好的广阔天地,让学生从书本学习与讨论、争论中获得较广泛的知识,以开拓眼界、发挥独创性,是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价值尺度。对于教师,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强烈的创造追求和创造能力,其实比知识扎实、富于教学经验更加重要。
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考试题。可学生的个性却是千差万别的。“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