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
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8220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8221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取消了贷款规模控制,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一、概述为实现其最终目标有
一个传导机制,并有一个时间过程,一般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也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监控基础货币、银行
f的超额储备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监测货币供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二、种类
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三类:(一)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①存款准备金制度②再贴现政策③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8220三大法宝8221。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①消费者信用控制;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f④优惠利率;⑤预缴进口保证金;⑥其它政策工具。具(三)补充性货币政策工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外,中央银行有时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