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老萧郎”照应诗题人物;下句用比喻手法,对人物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B.颔联下句写萧处士痛饮美酒,不思恋故园,为下文写萧处士即将前往黔南作铺垫。C.诗歌前四句着力刻画萧处士的形象,点明其能文好饮、年事渐高、四处漂泊的形象。D.诗中写“巴峡”“猿”,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感情基调相似。14、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词名句填空。(6分)15、16、闲来垂钓碧溪上,17、兔从狗窦入,18、四面歌残终破楚,19、溪云初起日沉阁,20、,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行路难其一》李白)。(《十五从军征》)。(《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咸阳城东楼》许浑),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诸葛亮)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15分)把你的脚捆起来苏童一鸣几乎走遍了中国。他的青春时光就像无数箭头标向这里、那里,他要到这里去,他又要到那里去。一鸣的父亲是这么批评儿子的:中国那么大,你每个地方都要去吗?在家里呆着你就会死吗?就会死吗?
3
f我没说呆在家里就会死,我不过是想去看看洞庭湖。一鸣说,你发那么大火干什么?我已经在家呆了二十多天了,我没去过洞庭湖,我一定要去一次洞庭湖。一鸣很少去正视父亲的脸和眼睛,他认为这是一种减少冲突和口角的好办法。一鸣也很少想起父亲,但是在开往邵阳的火车上一鸣做了一个梦,他在梦中感到了某种危险,他看见父亲在身后摸索着什么,摸出了一条绳子,他听见了父亲的声音:我要把你的脚捆起来,把你的脚捆起来,捆起来。一鸣的双脚乱踢乱蹬了一番。后来一鸣和美丽的修兰恋爱了。一鸣记得他第一次向父亲出示修兰的照片时,父亲的眼光近乎审视一个危险的罪犯。我们就要结婚了,一鸣说。结婚?刚刚认识就要结婚?父亲怔了一会儿,突然有点忸怩起来,结婚当然好,不过我还没有准备,什么准备都没有呢。不用你准备,我们当然是旅行结婚。一鸣说,是我结婚,要你准备干什么?我猜到你们会旅行结婚。父亲皱起了眉头,他的双手不安地揉着膝盖,而他的目光也沉下去,凝视儿子的腿,儿子的脚,父亲的手轻轻拍着膝头,我是说你们旅行回来,结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