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质量专家之一,在日本推广统计质量管理理念。戴明的十四条质量管理原则:(1)建立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2)采用新观念;(3)停止依靠检验来保证质量;(4)结束仅仅依靠价格选择供应商的做法;(5)持续地且永无止境地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6)采用现代方法开展岗位培训;(7)发挥主管的指导帮助作用;(8)排除恐惧;(9)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10)取消面向一般员工的口号、标语和数字目标;(11)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来评价员工;(12)消除影响工作完美的障碍;(13)开展强有力的教育和自我提高活动;(14)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去实现转变。2、朱兰的质量理念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1951年出版过《质量控制手册》,1998年更名为《朱兰质量手册》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3、石川馨的质量理念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因果图的发明者。日本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的奠基人之一。
f推行全员质量管理理念。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六项:(1)质量第一;(2)面向消费者;(3)下道工序是顾客;(4)用数据、事实说话;(5)尊重人的经营;(6)机能管理。四、质量管理培训(一)质量管理培训内容质量管理培训内容包括: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1、质量意识教育提高质量意识是质量管理的前提,质量意识教育是质量培训的首要内容。质量意识教育的重点:各级员工理解本岗位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其工作结果对过程、产品甚至信誉的影响;采用何种方法才能为实现与本岗位直接相关的质量目标做出贡献。质量意识教育内容可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法律、法规、质量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质量责任等。2、质量知识培训质量知识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内容的主体,组织应对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工作的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领导培训内容应以质量法律法规、经营理念、决策方法等为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内容应注重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一线员工培训内容则以本岗位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所需的知识为主。3、技能培训技能是指直接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领导培训除应熟悉专业技术外,还应掌握管理技能;技术人员主要应进行专业技术的更新和补充,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术;一线员工应加强基础技术训练,熟悉产品特性和工艺,不断提高操作水平。(二)质量管理培训的实施培训过程由识别培训需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