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并为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开展质量改进等活动予以实现的。质量管理是组织在整个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围绕着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的。是组织各项管理的主线。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目标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并形成文件,质量目标中应包含组织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和需求。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针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目标既要先进,又要可行,便于实施和检查。3、质量策划: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质量目标依据质量方针制定,组织应在组织内各个层次制定质量目标。4、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适用于对组织任何质量的控制。是一个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示的过程。
f5、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保证质量、满足要求是质量保证的基础和前提。6、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质量改进应是持续的。7、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相关方(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最早见于美国菲根堡姆博士1961年发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三、质量管理的发展(一)质量管理发展阶段的回顾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美国出现的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将质量检验机构独立出来。从工长的质量管理到检验员的质量管理。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相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休哈特发明了控制图,标志着质量管理从单纯的事后检验进行检验加预防的阶段。1929年《抽样检查方法》1931年休哈特发表了《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军政部门1941年至1942年间公布了Z11《质量管理指南》、Z12《数据分析用控制图》、Z13《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控制图法》,并在二战后推广到了民用工业。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二)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1、戴明的质量理念美国著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