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市布局的层次感。而且这条城市轴线并非只具有象征意义,还有很强的使用功能,城市轴线串联着周围丰富的公共空间、水面和绿地,使城市空间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城市轴线上的这些景观节点也起到加强城市整体意象的作用。凯文林奇曾说:仅对单个元素的记忆并不足以构成意象本身,那只是印象的片段,意象是有目的地对事物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统一与整体是巴黎城规划的一个原则,正是这种统一性与整体性赋予了巴黎城强烈的、深刻的城市意象。巴黎城的意象性还来自于城市里众多标志性建筑物。凯文林奇曾在书中这样阐述到:
f标志物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考点。标志物是从一大堆可能元素中挑选出来的,因此其关键的物质特征具有单一性,在某些方面具有唯一性,或是在整个环境中令人难忘。另一方面,标志物还可能会因为它在肮脏的环境中先得非常整洁,或是在古老城市中显得十分新潮。距离很远的标志物,以及从许多地方均能看到的显著点,通常是众所周知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是远处标志物的重要实例,无论距离远近,白天和夜晚都不容置疑它突出的尺度和轮廓。巴黎城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城里的标志性建筑沿卢浮宫到星型广场这条城市轴线依次展开,卢浮宫、协和广场的方尖碑、凯旋门和拉德芳斯的大拱门划定了巴黎城的天际轮廓线,从远处观看显得格外壮丽。除了城市轴线上的标志物外,巴黎还有许多其他的标志物,诸如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等。这些标志物都以历史悠久和占据着城市天际线而闻名。它们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协调,极大地增强了巴黎城的可意象性。反观国内,以前的北京城与现今的巴黎城具有同样强的可意象性,直到建国后的北京城改造,这种意象性逐渐减弱,再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现今的北京城早已面目全非。当看到巴黎城是如此的美丽与壮观时,再想想北京,心中不觉有一丝伤感。巴黎城的城市意象性是经过历史积淀而产生的,我们应该向巴黎学习。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