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先生说:“好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历史教师必须给学生注入新的学习理念,要积极诱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动机,特别对历史学习的直接兴趣,让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体验历史、解读历史,并参与学习评价的全过程。
2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
f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探究学习更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目标。
二、教学对象考虑的有效性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在兼顾历史学科特点的同时,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以人为本。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前和教学中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储备,让课堂教学不偏离航向。具体考虑可从以下几点入手:1学生在课堂有效注意的时间。根据课堂教学经验,高中学生一节课的有效注意时间最多也就是30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在考虑课堂教学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力求把教学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去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诸多感官,要避免一种形式到底,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发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关注参与课堂,实现学生的手、脑、耳、眼等器官的有机结合。2学生的兴趣程度如何。目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到事半功倍、卓有成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他们学好这门课程来说是一件非常
f有利的事情。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历史课堂上的一些小故事比较感兴趣,但一转移到理论学习,往往会觉得很枯燥。新课程提出了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是最低层次的要求。新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转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3教学语言是否易于学生理解。历史教学方面的专业术语很多,讲解起来也显得很枯燥。教师应该在教学的时候尽量把一些、枯燥的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