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解1感冒: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2咳嗽:是因为外感六淫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3上气:既是指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症状,亦包括“喉中水鸡鸣”的哮病何“咳而上气”的肺胀。4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脘腹胀满,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肢体浮肿等,重者可出现昏迷,喘脱等危重证侯。5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且伴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仲,可呈持续性。6惊悸: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急遇惊,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7怔仲: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能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仲。8奔豚:亦可称为肾积,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9胸痹心痛: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引起的以浊痰,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檀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10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11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的病证。12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可单独出现,又可为膈的前驱症状,故常合并称为噎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消化道的癌症,炎症等病。13关格:此为阴阳离决,开合之机已废的表现,因阳竭于水谷不入,阴竭于下则二便不通,故称关格。。14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15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为主症的病证,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16脏躁:多见青中年女性,因情志所伤而起病,症见精神恍惚,多疑易惊,悲忧善苦,喜怒无常,在精神因素的刺激下呈间歇性发作,不发时如常人。17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