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史料教学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广西桂林市桂电中学彭昕
摘要:2012年我区已全面进入了新课程改革,这对我们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试结合本人近一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谈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之下的运用史料教学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与史料进行有效对话;二、充分利用教材及教材中的史料;三、充分利用教材及教材中的史料;四、史料要“适量”、“适度”。只有我们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总结,逐步改进,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有所作为。关键词:史料教学法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2年9月,我区已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的高中历史新教材不仅打破了传统的通史编排体例,采用了专题式教学,教学的理念更要求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是,真正走进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却是让人不容乐观,表现在:一、不少的教师用的书是新教材,在教学中却仍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二、讨论、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师生互动不强,重结论,轻过程,忽略了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因素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教学仍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如此等等。因此,如何有效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这些要求,增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就突出的摆在了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的面前,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本文试结合本人在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以自己在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八第二课《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运用史料教学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勉。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与史料进行有效对话不论是传统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都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体验整个研究的过程。同时,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自学的习惯,最终更好地达成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本人在教学中往往是通过史料为载体,用不同的设问,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作为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去体验历史发展的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