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的访问学者。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位来该中心做研究的访问学者已经开始在布鲁金斯学会工作。
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人员有很多都曾在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工作过,被称为“学术实践者”(ScholarPractitio
er)。现任总裁斯特普塔尔博特(StrobeTalbott)就是一个典型,他是一名美国外交政策的专家,毕业于耶鲁大学,其职业生涯跨越媒体、政界和学术界,其研究专长是欧洲、俄罗斯、南亚和核武器控制。塔尔博特曾担任大学全球化中心主任,并撰写过多种著作,其最近的一部著作是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
像其他著名智库一样,布鲁金斯学会是一个政府官员后备人才的蓄水池或储备库。许多官员在任期结束之后,会转到这里工作,一方面利用他们在政府部门工作过的经验和人脉关系来从事研究,另一方面,在此做“充电”,为今后有机会再度进入政府做好知识储备。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政界和学术界之间常见的“旋转门”现象。
在布鲁金斯学会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仅举近期为例,杰弗里贝德(JafereyBade)2002年从国务院退休之后,到布鲁金斯学会中国研究中心担任主任,在奥巴马竞选总统之时,他在人们普遍不看好奥巴马的情况下,选择支持他,成为他的亚洲和中国政策顾问,并在奥巴马当选之后于2009年成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亚洲事务主任。两年之后,他离开白宫重返布鲁金斯学会任资深研究员。现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RichardBush)曾供职国会、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著名中国研究专家李侃如(Ke
ethLieberthal)曾是密执根大学的教授,在克林顿政府中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部主任,待他重返学术界后不久,选择了在布鲁金斯学会中国研究中心工作,曾担任过中心主任。
据统计,到2013年,布鲁金斯学会先后进入奥巴马政府任职的有30多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担任第二届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顾问的苏珊赖斯(Susa
Rise)和2009年被任命为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主任的彼得奥斯泽格(PeterOrszag),后者在2001~2007年期间曾在布鲁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金斯学会任资深研究员,并担任经济研究部下的汉密尔顿项目的第一任主任,2007年出任国会预算办公室主任。
“质量、独立、影响”。布鲁金斯学会的信条或者说是自我“训诫”是“质量、独立、影响”。这一要求在各种场合被反复提及,也是布鲁金斯学会为之骄傲和自我标榜之处。
质量。布鲁金斯学会要求其学者进行高质量的、独立的研究,并提出有创新性的实际政策建议。布鲁金斯学会自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