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及抽血培养。4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药液、输液器、头皮针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瓶(袋)连滴管、针头包好,放冰箱保存,与药剂科或检验科联系,药品待药剂科转交相关部门抽样检查,输液器等用具应由检验科细菌实验室做相关的细菌学检验。5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上报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医务部,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6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二、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及报告制度(一)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他人发现后及时登记查找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等,及时组织
f讨论与总结。2发生差错要及时上报护士长和护理部;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上级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后,应及时指定专人对各种有关记录及造成差错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做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全科和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
5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发生后立即向医务处、护理部汇报并填写报告表),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其他人发现时,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6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应允许本人参加。
7护理部或护士长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二)差错事故的分类及评定标准根据事故的原因分为两类:由于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为责任差错事故;由于没有条件或技术水平所限而造成的为技术差错事故。
f1事故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负责任,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作风粗暴或业务不熟练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痛苦,造成残疾或死亡等不良后果者。(1)事故等级分类一级事故: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者。二级事故:促使被被别人死亡或造成残疾者。三级事故:造成轻度残疾或严重痛苦者。(2)责任事故范围1)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发现不及时、以至于失去抢救的机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2)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输错液、护理不周到,发生严重烫伤或Ⅲ度褥疮、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护病人坠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3)对疑难问题不请示汇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