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
1工程概况及裂缝情况工程概况及裂缝情况辽宁省沈阳市某小区建砖混住宅楼3幢,建筑面积约16500m2,层数6层,房屋长488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面,板厚100~120mm,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工程于2005年5月竣工。竣工验收时,未发现明显的裂缝现象,竣工验收半年后陆续发现楼板裂缝。11靠近房屋四周阳角处出现斜45度裂缝。裂缝距板角部的垂直距离为15m左右。板上注水,沿裂缝处全部渗漏,是通透性裂缝。12在部分居室房间的中部,平行于横墙方向出现楼板裂缝,在裂缝处凿开混凝土,发现多根电线管集结于此,使混凝土截面削弱。13板裂缝的分布情况每层大体相同,且3幢楼都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2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21设计原因及需重点加强的部位在调查中发现:3幢住宅楼的基础为均匀沉降,基础和墙体均完好,未出现裂缝。这说明:基础沉降不是造成板裂缝的原因。此住宅按7度抗震设防设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按设计了构造柱和圈梁。房屋总长488m,小于55m,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楼板45°斜裂缝是发生在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从设计
f角度看,现行的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两个方向的墙和圈梁约束,限制了楼板混凝土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混凝土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开裂,产生45°斜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由于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因此,沈阳奥祥建设公司在近几年的图纸会审中,建议设计单位对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楼面板配筋进行加强,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每个阳角仅限一个房间)双层双向配置,并适当加密,提高结构抗裂能力。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凡按上述设计的房屋,基本上没有发生45°斜角裂缝,效果显著。22施工原因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221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使混凝土截面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使楼板相对薄弱,在楼板产生收缩变形时,板内部的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这些薄弱部位首先被拉裂。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较大,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就很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