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普遍应用;西欧国家开始经济联合(欧洲煤钢联营)。(任答两点,4分)变化:东欧剧变(南斯拉夫分裂、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苏联解体;两德统一。(任答两点,4分)(3)趋势:区域集团化;全球化。(4分)背景: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任答两点,4分)原因:历史形成的文化共同性;吸取两次世界大战教训;欧共体的成功实践;冷战期间摆脱美苏控制的共同愿望。(任答两点,4分)(4)政治上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经济上坚持改革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4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41(16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均衡税赋;增加政府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抑制土地兼并;根本目的是缓和矛盾,巩固统治。(任答三点,6分)(2)不同:材料一以土地质量为标准征收,材料二以土地价格为标准征收;材料一分秋夏两季征收,材料二分地税和附加税征收;材料一以实物税为主,材料二只征收货币税。(任答两点,4分)影响:使日本土地所有制发生深刻变化(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打击封建势力,促进社会转型;推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扩大国内市场;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激化社会矛盾。(任答三点,6分)
6
fB.【选修2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1)含义:保障个人安全或公民受法律保护);人人平等。(2分)设想:三权分立或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2)思想:兴民权,实行民主政治。(2分)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与发展。(4分)影响:打击封建势力;解放思想;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科学文化发展。(任答两点4分)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爱因斯坦:科学是工具,其作用取决于人类本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对生产发展作用巨大。(6分)(2)侧重及原因: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原因是当时人类正面临战争威胁。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原因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中国改革开放。(8分)价值取向: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2分)
7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