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电子屏幕上”,但一到老百姓来办事了,一颗一颗的“软钉子”,没完没了的填表、交证件、出证明,手续繁杂,又不一次性告知,笑脸以材料不全、领导不在、没有惯例等理由故意拖延,让办事的群众和企业来回折腾、处处为难。个别地区设“跪式窗口”“蹲式窗口”“限号窗口”和高两米的奇葩意见箱,“事难办”变成了“事不办”的“新衙门”,变着法有“技巧”地造成办事过程“中梗阻”,服务群众在“最后一公里”卡了壳,成了服务上的“烂尾”。
个别地方的办事人员干脆就“撂挑子”,精神萎靡不振,工作不在状态,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领导活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一些地方以“软”法对付老百姓的诉求,老百姓为了上个学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要开户籍证明,生个娃要开生育证明,买个房要开无犯罪证明,补证需要开丢失证明,母亲替女儿买东西需要开母女证明,反正干什么事情都要“跑断腿”。
项目建设形象式
个别地方搞工程,上项目,以领导的喜好和判断为标准,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形象项目、形象工程,贪大求洋建设豪华场馆。城市搞工程,个别乡村也不闲着,掀起“景观热”,争先恐后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一个入村牌坊花费以百万元计。个别城市每个文体场馆请不同的“国际大师”来设计,“八项规定”相当程度上遏制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于是一些地方改头换面,以“民生工程”“文化建设”“脱贫攻坚”“留住乡愁”等名义,冠冕堂皇推进这些界定难、争议多、隐患大的形象工程,场馆“贪大”乡村“造景”,“不建楼堂建场馆、不顾实际造景观”,而且追求“时尚范、艺术味、国际化”,项目占地多、建筑体量大,运行维护成本高昂,成为“形象工程”新表现。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