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二十公尺的巨幅释迦牟尼佛像唐卡像抬出,展示于根培乌孜山的晒佛台。等天光出现,第一抹朝霞染红东边天际的时候,佛像表面的印纱徐徐升起,在朝晖映衬下更显得光彩夺目、神圣庄严。无数男女信徒整装敬礼,观瞻佛容,赞美之声如浪涛拍岸,洁白的哈达似雪莲飘飞。根据藏族文献资料,早在松赞干布时代,祖国藏区就有了关于唐卡艺术创作的记录。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流布,这种来自域外的宗教文化也在不断本土化的传播实践中,选择了藏民族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进行佛像造型,并且在题材、技法、色彩、工艺、风格等方面,对其具有根基性意义的异域文化进行了更多的探索与创新。自公元15世纪以来,在广大藏区逐步形成了曼唐、钦孜、噶赤三大画派,涌现出曼拉顿珠、钦孜钦莫、南卡扎西等著名画师,他们不断结合自己丰富的绘画创作经验著书立说,规范和探讨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技法和理论,《如来佛身量明析宝论》等著作成为后世藏画创作的经典。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经过无
f数代艺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发展成为技法精湛、用色考究、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样式,不但在藏区广为传承,而且,随着藏传佛教传播足迹的不断延伸,进入了祖国内地,成为各民族人民所喜爱的民族民间艺术。热贡地方藏传佛教艺术的种子大约播撒在公元九世纪时,西藏历史上朗达磨灭佛的时代。当时,西藏境内佛教寺院和僧人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和打击,西藏历史进入空前的黑暗时期,而三个正在修行的僧人在此危难之际,勇敢地驮上佛教经卷典籍等一路东行来到今热贡境内的坎布拉森林深处,他们被藏文史书誉为“智者三尊”,他们在热贡及青海湟水流域的弘法事业,使得经朗达磨灭佛事件摧残的藏传佛教传播事业在青海地区得到复兴,热贡也因此成为藏传佛教下路弘传的发祥地之一。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就是建寺造像,藏传佛教的唐卡、壁画、泥塑等艺术门类就是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传播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热贡地区藏传佛教事业的勃兴,后来得益于公元十三世纪萨迦法王八思巴从西藏派遣拉杰扎那哇一行来热贡建立政教合一统治的伟业,拉杰扎那哇是一位专修明咒的瑜珈师,他来热贡弘法时,随行的人员有近三百名,这些人员中就有许多的画师、工匠、木匠等,他们把西藏风格的藏传佛教造像形制和寺院形制带到了热贡,还把重要的藏族绘画理念带到了热贡。到拉杰扎那哇之子隆钦多代本被明朝廷封为政教统治首领时,开始兴建热贡地方第一座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随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