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含的物候知识。(3分)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016题。(14分)恐龙无处不在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10《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阿西莫夫是美国________作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2分)11《恐龙无处不在》谈到了恐龙的灭绝,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分)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2分)①天衣无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褶皱: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分)14选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15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16画波浪线的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出它的作用。(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6分)被压扁的沙子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