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审计与鉴证概论
1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1会计账目审计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特点是审计逐渐由任意审计转变为法定审计审计且的在于杳错防弊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逐笔的详细审计使用人主要是个业股东。2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二十世纪的前三十年特点是审计对象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且的在于通过审查资产负债表来判断积液的信用状况方法是从详细审计初步转向抽样审计使用人企业股东和债权人3财务报表审计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今特点为审计对象转为企业的全部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且的在于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审计范围扩大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抽样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逐渐被运用使用人股东、债权人、潜在的投资者、证券交易机构、政府及社会公众。2了解审计模式的演进1账项导向审计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40年代2内控导向审计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3风险导向审计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3了解审计的种类按照审计的目的、内容的不同分为财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经营审计。
f4背鉴证业务指出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责任方以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5了解鉴证业务的类别1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直接报告业务按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所获取划分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2合理保证的鉴定业务有限保证的鉴定业务按照鉴定业务的保证程度划分合理保证的鉴定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一次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有限保证的鉴定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6理解为何鉴证业务不能提供绝对保证不能将风险降至为零。1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选取特定项目和抽样等选择性测试的方法不能百分之百保证鉴证对象信息不存在重大错报选取特定项目实施见证程序的结果不能推断至总体抽样也可能产生误差。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
f1了解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不准个人设立独资会计师事务所只批准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