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写。就这样,他说妈妈写,一直坚持下来,后来就写成了一本故事,还出版了。这个孩子的写作兴趣就这样培养起来了。所以,家长要做有心人,要抓住时机,孩子有趣是事情等方面。
2、抓学习态度的教育。要使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孩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热爱学习,百学不厌。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求知欲,来源于儿童内心的积极要求。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就是使孩子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心理要求。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可以从多方面去启发诱导。比如给孩子讲名人伟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孩子思想感情上受到陶冶。或者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读书。家长对孩子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可以多角度来着眼。比如说语文科的学习,帮助孩子明确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语言文字的交流工具,培养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为学好各门功课打下基
f础。只有让孩子真正知道学好语文有多么重要,他们才能努力学好它。其它功课也是同样的道理。
3、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受益终身,可是一种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孩子能自己去养成的。孩子的天性是“玩”,“对于他们来说是比学习更具吸引力的”。因此,孩子会常常出现为了玩而不做作业,或边玩边做作业的现象。这些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家长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和孩子好好谈谈心,指出孩子这些不良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这样有多么不好。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订出几条要求。这样还不行,家长还必须花较长的时间做一个尽职的督促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孩子适应了新的环境,明确了学习目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小学生活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开始。习惯的养成至少要一个月,但是如果没有养成,那就要继续,千万不能半途尔费。
十种最基本的良好学习习惯有:
第一是学会倾听的习惯。养成课上听讲的习惯,要专心、精神集中(注意教师的眼睛、黑板、课本)。还有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不能东张西望,要让孩子能够坐得住。如果坐不住,听课的效率会大打折扣。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家里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能听懂老师的每一句话,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f第二是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不懂就问。要求孩子读书、听讲、读书时要善于动脑思考,不但要知其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