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持仓数据显示,欧洲央行已斥资104亿欧元购买了150多家公司发行的超过440只债券。与欧洲大陆遥遥相望的日本,继2016年1月其央行意外宣布负利率政策之后,7月29日,行长黑田东彦领导的日本央行再次出乎市场意料地宣布维持政策利率在01,而没有进一步降息,并且维持国债购买规模不变。另外,将美元贷款计划规模从120亿美元扩大至240亿美元,每年etf购买目标从33万亿日元提高至6万亿日元。在这次明显不及市场宽松预期的政策宣布后,市场更加担忧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达到极限,几乎没有弹药可用。目前日本央行已经持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未偿还日本国债,截至5月底,其资产负债表与gdp之比已扩大到85。面对市场对货币政策达到极限的质疑,黑田东彦解释道:“日本央行尚未达到政策极限,负利率和量化宽松都没有到达极限。日本央行有空间进一步下调负利率。”而且他认为,负利率政策已经整体上压低了收益率曲线,并且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效果。但事实是,日本的居民存款仍然很高,同时非金融企业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意愿也没有被刺激起来。日本非金融企业已经持有包括现金在内的逾95万亿美元金融资产。除了设想中的负利率对投资和消费的刺激没有起效,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还向《财
f经》记者指出,与欧洲央行相比,日本央行还面临更槽糕的市场预期。相比2014年6月欧洲央行推出负利率时,qe尚未开始,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空间的情形,日本央行在今年初宣布负利率时,货币宽松已经接近极限,市场担心其已经无计可施,被迫推出负利率。“现在日本央行面临的状况则更为窘迫,进一步降息、购买国债和etf的空间都已经非常有限。”梁红说。日本央行目前持有的etf已经占市场总量的一半,并且已经是日经225指数中90成份股的前十大股东。虽然也有研究者认为,现在评价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还为时尚早。欧洲智库bruegel的研究员gregoryclaeys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美国和英国较早实行qe相比,欧洲央行显然反应迟缓,“欧洲央行是在2015年初推出的qe政策,现在还难以评估其对通胀的影响”。可是从目前的通胀数据来看,虽然欧元区cpi结束连续四个月负增长,在6月、7月分别达到01和02,但是仍远低于欧元区2的通胀目标。日本情况更糟,cpi同比增速已从2月的03下跌至6月的04。日本央行已一再推迟实现2通胀目标的时间,其预计2016财年核心cpi为01。货币政策达到极限目前,占全球经济总量四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