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发现问题在材料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是推动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确立的因素。命题角度多角度认识“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与国王之间为政治权力持续妥协的表现;妥协在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确立过程中的作用。“光荣革命”为后世留下的独特遗产。2.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政坛危机
3
f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恼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发现问题材料反映出在英国代议制形成的过程中,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权力斗争仍然存在。命题角度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的曲折历程;18世纪60年代英国政坛危机的原因及其政治根源。考点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英国代议制的特点
1国王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2.责任内阁制的特点1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2组阁: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3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4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要求:根据下列材料,指出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内阁的变化趋势。材料在斯图亚特王朝前期1603~1688年,依托于枢密院而设立的“外交委员会”,是一个完全依附于君主、辅佐君主处理外交事务及其他重要国务的秘密机构。到斯图亚特王朝后期,即1689~1714年间的威廉三世与安妮女王统治时代,内阁已成为一个公开的、合法的政治机构,并事实上承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