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2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归纳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演变第一阶段:立法权由国王转向议会,以1689年《权利法案》为标志。第二阶段:行政权由国王转向内阁,开始于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第三阶段:立法机构由土地贵族控制到由工业资产阶级控制,开始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9世纪末以后英国议会地位日益衰落的原因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内阁行政权力扩张,特别是在战争期间,内阁加强了立法职能和对议会的支配。2社会发展形势变化:英国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内政外交事务增多。内阁利用议会多数党的优势垄断了议会几乎全部立法提案权。3议会自身工作方式的不足:议会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决策技术性和专业性强的变化,不能高效率地作出决策,而内阁因其自身人少易集中商讨决策的优势,日益成为决策中心。
考点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演变1.正确认识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1“光荣革命”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
2
f立开辟了道路。2“光荣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向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但这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力量不足以完全清除封建势力决定的,这个结果是符合英国国情的。2.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①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②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③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光荣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2趋势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②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要求: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呈现出鲜明的灵活性”这一结论。史料
论证:答案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再如通过一系列惯例,促成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等。
1.“光荣革命”是“反革命”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