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光荣革命”1.原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发展资本主义。2.历程1内战阶段:1640~164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进行了两次内战。2独裁阶段: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后,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实行独裁统治。3复辟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接威胁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4“光荣革命”:1688年,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为英国国王。3.意义: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特别提示“光荣革命”赶走詹姆士二世后,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王位,体现了“光荣革命”对英国君主世袭制传统的尊重,显示了“光荣革命”的合法性。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2.内容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2《王位继承法》: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权力掌握在议会手里。3.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疑难问答问:《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此时的英王是否“统而不治”?答:不是。《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手中。后来,随着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历程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2“光荣革命”后,内阁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31721年,沃波尔开创了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4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1
f2.内容1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2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3.影响:英国成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国家。概念阐释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含义
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内阁对外议会是一个整体,阁员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向议会负责:其主要表现就是一旦内阁失去议会多数的支持,就应集体辞职。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背景1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2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以及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的积极斗争。2.内容1降低城市与农村居民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2取消“衰败选区”,减少小选区的选举名额,并将空出的席位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3.影响1工业资产阶级获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