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优化,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个别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便于广大教师掌握和运用的教学科学,注意把已有的教学研究理论成果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连接起来。
4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它提出的一套确定、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原理和方法也可用于其他领域和其他性质的问题情境中,具有一定的迁移性。例如,在教学内容或学习任务分析这个设计环节中,要求设计者将总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单元教学目标和更具体的使能目标,建立一个教学目标群,然后根据每一个具体目标拟定策略。这与现代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的思路是相同的。因此,通过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的学习、运用,可以培养有关人员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过程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是综合多种学科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的学科,其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理论和传播理论等,每一种理论都从不同的视野对教学设计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转引自何克抗等,2005,其中学习理论是四种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尽管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种类繁多,但通过对其理论基础尤其是学习理论进行认真分析,我们认为,教学设计主要包括面向教师教的传统教学设计、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三类。
传统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3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
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
5进行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
6根据形成性评价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
f二、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地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
1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
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3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引导学生自王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
4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
5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