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濒危物种也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②保护区的面积。按平衡假说,保护区面积越大,
对生物多样性保育越有利。如果保护区被周围相似的生态系统所包围,其面积可小一些,反
之,则适当增加保护区面积。③保护区的形状。保护区的最佳形状是圆形,如果狭长形的保
护区包含较复杂的生境和植被类型,狭长形保护区反而更好。④一个大保护区还是几个小保
护区好?许多研究认为,一个大的保护区比几个小保护区好。⑤保护区之间的连接和廊道。
一般认为,几个保护区通过廊道连接起来,要比几个相互隔离的保护区好。⑥景观的保护。
许多学者现在倾向对整个群落的保护,而景观水平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33.群落结构的平衡说与非平衡说答:平衡说:共同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种处于一种
稳定状态。非平衡说: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自然界中的群落不存在全
局稳定,存在只是群落的抵抗性和恢复性。三点不同:①对干扰作用的强调不同;②对时间
和变异的注意不同;③是封闭系统还是开放系统,认识不同。
34.简述群落演替及其类型答: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群落代替的过程,是朝着一个方
向连续的变化过程。演替有很多类型:根据演替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和
快速演替;根据演替的基质可以分为水生演替和旱生演替;根据演替的起始条件可以分为原
生演替、次生演替;根据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可以分为内因性演替和外因性演替。
35.阐述主要的演替顶极学说。答:单元顶极论:在一个气候区内,群落会朝着与当地气
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演替顶极演替,即气候顶极。除气候顶极外,还有亚顶极、偏途顶
极、前顶极、超顶极。
多元顶极学说:在一个气候区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
定都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只要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
它的演替过程,就可以看作顶极群落。顶极格局学说: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环境因子都
是连续不断地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顶极群落不是截然呈离散状态,而
是连续变化的格局,构成一个顶极群落连续变化的格局。
36.你认为毁林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生态问题?答:蒸腾作用的消失;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变
化;土壤侵蚀性增加。
37.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有哪些?答:①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
性。这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定居过程,因此,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②群
落内部环境的变化。环境的改变不利原有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