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的D.深层特征的【答案解析】对问题的表征分为问题的表面特征和问题的深层特征,其中后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B】。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答案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11.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C】。A.卢梭B.凯兴斯坦纳C.涂尔干D.沛西能【答案解析】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涂尔干。12.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D】。A.杜威B.华虚朋C.伯克赫斯特D.克伯屈【答案解析】克伯屈首先提出设计教学法。1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答案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1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D】。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考试吧:wwwkao8cc一个神奇的考试网站。
f祝您考试顺利通过,更多考试资料可以访问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wwwkao8ccteacher
【答案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15.由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答案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题干所述正是远景的间接性动机的概念。page本大题共5小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30分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6分分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答案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答案解析】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的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依从则可能得到安全,否则将受到惩罚。可以说,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2认同。认同是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