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摇杆机构若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其余两杆长度和,则无论去哪个杆为机架都为双摇杆机构D急回特性P34: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虽作匀速转动,而摇杆摆动时空回程的平均速度却大于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用行程速比系数K表示
若θ0,K1,则该机构无急回运动特性若θ>0,K>1,则该机构具有急回特性,且θ越大,K越大,急回特性越显著E压力角:作用在从动件C点的驱动力F与该点绝对速度VC之间所夹的锐角,可作为判断机构传力性能的标志P35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机构运动时,传动角是变化的,必须规定传动角下限,否则,当传动角太小时,传力性能太差,有可能会使机构出现自锁现象F死点位置(传动角为零的位置):在摇杆CD摆到极限位置时,连杆2与曲柄1两次共线,从动件的传动角为0O,即连杆传给曲柄的力通过铰链中心A,不论此力多大,均不能使曲柄转动死点位置现象:机构的从动件卡死或运动不确定消除死点位置不良影响:①对从动曲柄施加外力②利用飞轮及构件自身的惯性作用
第四章凸轮机构A凸轮机构(高副机构):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包含两个低副,一个高副
分类P44:
2
f1按凸轮的形状分a盘形凸轮(凸轮的最基本型式):绕固定轴转动并且具有变化向径的盘状构件b移动凸轮:盘形凸轮的转轴位于无穷远时,相对机架作直线运动的凸轮c圆柱凸轮:移动凸轮卷成圆柱体型式的凸轮
2按从动件的型式分d尖顶从动件:从动件与凸轮接触的一端为尖顶e滚子从动件:从动件与凸轮接触的一端为滚子f平底从动件:从动件与凸轮接触的一端为平面
B从动件的位移线图(B卷内容):1推程运动角:从动件以一定的运动规律由离凸轮回转中心最近的位置A到达最远位置B,凸轮转过的相应角度2远休止角:从动件与以O为圆心的圆弧BC接触,从动件在最远位置停止不动时,凸轮转过的相应角度3回程角:从动件按一定运动规律返回到起始位置,凸轮转过的相应角度4近休止角:从动件与以O为圆心的基圆圆弧DA接触,从动件在最近位置停止不动时,凸轮转过的相应角度
C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1等速运动规律:刚性冲击,运动开始、终止时,速度有突变,加速度无穷大2等加速运动规律:柔性冲击,运动开始、终止时,加速度产生有限数值的突变3简谐运动规律:柔性冲击,运动开始、终止时,加速度产生有限数值的突变
D压力角: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凸轮沿法线
方向给予从动件的作用力F与从动件运动方向(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a压力角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