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考点: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章小学教育第一节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二、义务教育1、概念: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2义务教育的意义第一义务教育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第二义务教育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第三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5
f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立时间是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展基础教育第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第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第二节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依据1、定义: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民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2、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小学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具有激励作用具有评价作用3、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A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B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C人们的教育理想4、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5、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B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C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
6
f(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概念:个人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一是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