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看。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还有一个很特殊的任务,就是我们正在由传统的社会,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建国以后,我们搞了30年的计划经济,现在实行的市场经济缺少自然历史的积累过程,它不是由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这样一步一步积累发展起来的,而是靠国家权力、政府权力,把过去计划经济的运行方向扭转到市场经济上来的。靠国家权力、政府权力强行扭转的好处是来得快,存在的问题是这样一种扭转缺乏自然的积累过程,有可能给这个社会转型期带来一些问题,使体制转轨付出一定的代价。在现阶段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政府的管理职能还不能淡化。我们强调政府的服务职能,但绝不意味着要淡化我们的管理职能,否则我们的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经济秩序就很难得到正常的维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构建电子网络政府,它的目标模式定位在管理服务型可能更适合,更符合当前中国的现实。四、电子政务管理服务型模式如何实现明确了当前我国进行电子政务只能采用管理服务型模式,就要从中国国家管理机制的实际出发研究如何建设电子网络政府。中国是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上下都有党、政、人大、政协四套班子,光中央的部级机构就有上百个。还有四十七个副省级以上单位,近四百个地级市,两千七百多个县,四万九千多个乡镇。在这样庞大的国家管理系统中,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其管理服务型模式应如何实现呢,如何有效地推进呢?重要的是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要保证三个前提,即:一是政府主
f导,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这是基础,是保证;二是IT企业要积极参与,这是政府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三是要保障的安全。另一方面要抓好四个重点环节。一是要特别强调应用,也就是以应用来驱动电子政务的建设进程。就是说我们不是为了建设电子政务而建设电子政务,主要应该考虑它的应用。二是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投资要多元化,不一定政府成为单一的主体,在一些领域可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三是坚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的方法,各地区、各级政府分批、分阶段地有序进行。四是管理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凡是一个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做得好的,或者有效的系统,都是行政人员深度介入,并和技术进行充分的融合。做到这一点关键要解决四个环节上的问题:政务逻辑的抽象是第一步,谁对政务逻辑最清楚,公务人员和政务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