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还剩25家(其中县区7家)企业未启动或未完成改制。未启动改制企业均跃跃欲试,纷纷要求加入企业改制行列。
二、衡阳市国企改制的突出问题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原国企改制政策部分条款已成为国企改制的羁绊,使改制工作进退两难。本世纪初,为推动国企改制,衡阳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衡政发20011号、3号,衡政办发20012号、3号及衡委200036号、衡委20003号等文件,在当时情况下对推进国企改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靓女纷纷出嫁。2007年前后,靠处置资产方式改制,已勉为其难,改制速度停滞不前。原先制定的三年改制期限被迫延期。时至今日,国企改制已时过境迁,而沿用的政策在关键点上,如“职工工龄测算至2003年12月31日”;“买断工龄补偿标准按602元月”;“补偿工龄最多不超过36个月”等等,12年后的今天来推行前面的政策,明显不能与时俱进,职工有意见和想法有其相当的合理性。100多家企业已按老政策改制完成,未改制企业按老政策又无法推行,政府制定新政策又担心已改制企业反弹,原国企改制政策部分条款已成为现时国企改制的羁绊,使改制工作进退两难,改制陷入两难境地。
2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企改制成本越来越高,退休、退养、协保费用大大提高。2001年全省平均工资在1000元以下,预留退休、退养职工十年社会养老保险金在33万左右,2012年全省平均工资3335元,预留退休、退养、协保职工十年社会养老保险金在68万元以上,且随时间的推移,退休、退养、协保人员大幅增长,企业改制预留的社保费、医保费等呈几何级增长,每人预留费用在10万元以上,改制成(下转第38页)(上接第35页)本大大提高。
3置换身份人员置换费用原地踏步,引起极大不满。退休、退养、协保等预留的社保金、医保金随全省平均工资的增长(由平均1000元月提高到3335元月)而得到提高,而身份置换人员补偿月数虽有所增加,补偿费用标准由602元月提高到755元月,但与退养、协保人员相比差距较大,最高的补偿费用为34万元。现在不少改制企业打点擦边球,身份置换人员的补偿费用也就在4万左右。就算如此,稍微维护买断工龄人员的权益,政府有关部门还担心已改制企业职工反弹。买断工龄人员的不满情绪已成为企业改制的新阻力。
4除名人员要求享受企业改制政策,成为企业改制的更大不稳定因素。20世纪90年代,企业不景气,导致不少职工因外出打工等原因被除名、辞退,现在企业改制,他们要求享受企业改制政策,明显与政策相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