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地区经济的一大支柱,乡村旅游对带动山区、郊区发展,尤其是对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发展来说,不可或缺。作为“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2016年是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所有贫困人口要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从而全面同步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由此,乡村旅游的发展自然成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迫在眉睫。所以,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对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这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十分有必要。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状况(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在乡村地区开展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特有的居住环境、农业生产、乡村民俗文化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休闲度假活动,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村旅游,国外专家有不同的表述,比如,西班牙的乡村经济研究学者Gilberta
dTu
g持有这样的观点:乡村旅游在农户提供的乡村环境中进行休闲活动的旅游方。而来自世界经合组织的官方定义,则指出乡村经济是以乡村田园风光为中心和卖点的旅游形式。英国学者Bramwella
dLa
e对乡村旅游的定义则是:乡村旅游是基于农业的包括自然旅游、生态旅游、探险、运动和健康等多层面的旅游形式。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比较晚可搜索到的文献大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查阅不同文献可以了解到,国内研究者对乡村旅游的定义从基本内涵上来看是一致的,尽管其表述上略有不同,李立华和何景明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乡村旅游是这样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地点定位在乡村地区,其旅游吸引物是人文和自然客体要别具乡村性,乡村旅游包含的发生地为乡村地区和旅游吸引物是乡村性这两者缺一不可。(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都在不断的加快,乡村旅游在我国也开始步入飞速发展阶段。到了21世纪,乡村旅游则步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各地区先后建设农家乐、观光园、休闲度假村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基地,旅游景点在不断的增加,功能在不断的拓宽,分布范围日益扩大,规模也与日俱增,乡村旅游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乡村旅游为乡村经济收入带来很大福利。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占总体旅游市场的13。全国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200亿元,接待景点200万家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全国有10以上的人口脱贫是有发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