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焦裕禄:兰考县委书记。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水涝。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王进喜:大庆石油工人。他带领工人艰苦奋斗,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桶油。赢得了“铁人”的称号。邓稼先:两弹元勋。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七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7、文化大革命:(1)开始标志:1966年,发出“文革”通知。(2)结束标志:1976年,粉碎“四人帮”集团。(3)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希望通过“文化大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4)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
4
f害,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5)“二月逆流”(6)粉碎林彪集团:1971年9月13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7)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8)教训和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内容: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