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展演化史较复杂的盆地,由于某种原因历经多次大的构造运动,生油岩中的有机质可能由于在埋藏较浅尚未成熟就被抬升,后来再度沉降埋藏到相当深度后,方达到成熟温度,有机质可以大量生石油,即所谓“二次生油”。
四、论述题
1答:无机成油学说认为,石油是在地壳深处形成的,后来沿着深大断裂渗透到地壳上部,或者在天体形成时形成,当地壳冷凝时以“烃雨”的形式降落下来,后聚集成油气藏。其基本观点是石油是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而非生物成因。其依据是:(1)在实验室,用无机C、H元素合成了烃类;(2)在岩浆岩内曾发现过石油、沥青;(3)在宇宙其它星球大气层中也发现有碳氢化合物存在;(4)在陨石中也发现有碳氢化合物及氨基酸等多达100多种;(5)认为用有机观点对世界上有些大的沥青矿(如加拿大的阿萨巴斯卡沥青矿,储量达856亿吨以上)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2答: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事实用无机学说无法自圆其说,只能证明现代有机成油理论的正确性。这些实事有
f(1)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田999都分布在沉积岩中,只有极少数石油分布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且这少数石油也被证明是从沉积岩中运移而来的,而与沉积岩无关的地盾和巨大的结晶岩突起发育区,至今未找到油气聚集。(2)石油在地层时代的分布上与煤、油页岩及有机质的分布状况相吻合的,表明它们在成因上是有联系的。(3)虽然世界上的石油没有成份完全相同的,但所有石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是相近的或相似的,说明它们的成因可能大致相同。(4)大量油田测试结果可知,油层温度很少超过100℃,有些深部油层温度可以高达141℃,而当T超过250℃时,烃类就会发生急剧而彻底的裂解,生成石墨及H2,说明石油不可能在高温下形成。(5)从目前发现的油气藏分析看,石油生成、聚集成藏不需很长的时间,大约需不到一百万年。(6)石油中含的卟啉化合物,异戊间二烯型化合物,甾醇类,石油的旋光性都证明石油是在低温下,由生物有机质生成的。(7)石油地质工作者对近代沉积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近代沉积中确实存在着油气生成过程,且至今还在进行着,生成的数量也很可观。并且,在实验条件下,用有机质进行地下条件模拟,转化出了烃类,这为有机成因学说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3答:沉积有机质主要有四大类:即类脂化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木质素等。它们是生物死亡之后的残体经沉积作用埋藏于水下的沉积物中,经过一定的生物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