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4:猜测的一般结论是否成立呢?即归纳推理的可靠性如何?让学生充分思考,既可以从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分析,也可以从思维过程中的语句的含义上看,如果学生不能发现,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案例4进行考察。这种考察可以使学生知道:否定一个猜想只要举一个反例就可以了。当
1时,
1111,是质数;当
2时,
1113,是质数当
3时,
1117,是质数当
4时,
1123,是质数;当
5时,
1131,是质数;当
6时,
1141,是质数当
7时,
1153,是质数当
8时,
1167,是质数;当
9时,
1183,是质数;当
10时,
11101,是质数当
11时,
11121,不是质数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通过“猜想验证再猜想”说明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处在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至此,下一个问题就可以自然地提出来了:问题5:归纳推理所得到的结论并不可靠,为什么还要学习归纳推理呢?案例5:哥德巴德赫猜想: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等于两个奇质数的和422,633,835,103755,1257
22222222222
1431177,16313,18513711,20317713
33
f由案例5说明:归纳推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推理。象“瑞雪兆丰年”等农谚,就是人们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的结果,而物理学中的波义耳马略特定律、化学中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天文学中的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等,也都是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发现的。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一些伟大猜想产生的过程,体会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进一步感受归纳推理的作用。带领学生走进归纳推理的领域。学生主动探究、自我发现,培养勇于探索的优良作风。5、课堂小结归纳推理的概念;归纳推理思维过程;归纳推理三个特点: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小结,这是一个多维整合的过程,是一个高层次的自我认识过程。6、课后作业(利用网络资源,阅读了解)1马定理2陈氏定律3四色定律4费马素数费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情趣,了解数学文化,对数学充满信心的积极态度,培养爱国精神。七、板书设计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概念初步应用案例2案例4
案例1
案例3
哥德巴德赫猜想
八、教学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教学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去解决问题。顺应合理的逻辑结构和认知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重视思维训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