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金原则上达到双职工平均工资的15,全面推行公积金制度,加快出售公有房取消住房实物分配,全面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总体上,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改革的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f一、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经历的时间是1978年至1991年。相应的改革举措基本是试点性质,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说,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在中国新兴行业的导入期、启蒙期,比较明显的数据是199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仅为253亿,全国房地产企业个数仅为4400家,从业人数14万人。二、过热阶段。这个阶段经历的时间是1992年至1993年,这轮房地产投资热是在中国经济高增长率、高通货膨胀、利率高企的完全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在这一阶段,以沿海大中城市为代表的房地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同时外商对房地产业的投入增加了房地产业的投资来源,大批房地产项目争相上马,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其所出现的投资过热、土地恶炒,以至烂尾楼的大量出现、银行房地产贷款坏账浮现,充分说明在一个高速发展行业刚刚诞生的时候,其潜在风险是多么触目惊心。由于第一轮所谓房地产泡沫是在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房地产行业市场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无论土地出让,房地产投资,还是房地产消费方式,用今天我们对房地产行业和市场经济的认识来看,都呈现出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烙印。三、调整阶段。这个阶段经历的时间是1994至1999年。1993年下半年,经济过热导致了很高的通货膨胀,国家开始进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房地产业自然成为本次调控的重点。在完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1992年房地产泡沫,由于之后采取行政命令方式的宏观调控和整顿而结束显然具有合理性。本轮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是伴随整个中国宏观经济调控而产生的,少数在第一轮房地产泡沫破灭得以幸运地生存下来的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家,面对房地产投资和信贷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后,开始积极引进海外的房地产营销理念和房地产设计思想,中国第一批房地产业的职业经理人开始涌现,比较有名的包括深圳万科的王石、北京华远的任志强等。四、成长阶段。从1998年开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房地产业的发展,例如1998年年底放宽住房信贷政策,由此房地产业开始进入成长和发展时期。
第二节、我国房地产业的地位、作用和未来发展潜力
总体而言,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2001年大约占GDP的45,并正在成为各地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以上海为例,目前住宅产业已经占全市GDP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