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实践与探索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储蓄中的数量关系、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
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重点、难点1.重点:探索这些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由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难点: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1.利用存单理解储蓄中的利息、本金、利率、本利和等含义,
师生互动得出计算公式:税前利息本金×年利率×期数税后利息本金×年利率×期数×(1利率)本息和本金×利息×期数+本金
2.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利润售价-成本商品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存单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存单回忆起与储蓄有关的用语,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你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新授问题1:爸爸为小明存了一个3年期的教育储蓄(3年期的年利率为400%)3年后能取5600元,他开始存入了多少元?
f学生活动:分析:5600元是什么量?要求的是什么量?相等的关系是什么?
等量关系: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年利率×期数
师生共同总结:解:设他开始存入x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x1+400×35600
解得x5000
所以他开始存入5000元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明确建立方程模型的步骤,从而规范学生解题格式问题2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43%的二年期定期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一只价值486元的计算器,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21教育网利息-利息税486可设小明爸爸前年存了x元,那么二年后共得利息为243%×X×2,利息税为243%X×2×20%根据等量关系,得243%x2-243%x×2×20%486问,扣除利息的20%,那么实际得到的利息是多少扣除利息的20%,实际得到利息的80%,因此可得21243%x280%486解方程,得x1250设计意图::通过本例题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如何把问题转化为方程,进一步认识到建立方程模型的作用;教师通过规范的解答例题,向学生展示列方解应
f用题的规范步骤.而建立方程的关键就是找到等量关系对一元一次方程这一数
学模型进行理性的分析,得出这一模型的解决方法。
问题3.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那么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www21c
jycom
大家想一想这15元的利润是怎么来的标价的80%即售价-成本15若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元,那么每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