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前20年将成为“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的3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则达到“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37亿,即每10个人中就有3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1
f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二是中国老龄化的进程快。从历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来看,19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不断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557%上升为2000年的696%,从6299万增加8811万。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尽管我国人口老龄化起步比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要相对晚,但是近20年来其推进的速度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4。从人口老龄化趋势看,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中国只需要27年,而发达国家大多需要45年以上的时间。三是人口老化与综合国力发展不相适应。一般来讲,人口老龄化进程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的。然而,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发展过程,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如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为控制自然出生率导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项对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最新研究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一直显著地超前于经济发展。中国人均GDP达到3976美元、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362%时,其老龄入口比例却已经高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国家。事实上,仅以GDP作为一个衡量标准有失准确,中国不仅人均GDP低,在其他方面诸如城市化、文化教育、卫生水平、产业结构、老年人收入结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因此,即使在2020年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中国仍然是许多方面都落后的贫穷国家,而届时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却已接近今天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未富先老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征。四是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显著,分布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呈阶梯状分布,即东、中、西部区域对应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高、中、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区域差异不均衡,区际间的差异及东部区域的省际差异有减小的趋势,但是总体省际间差异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中部和西部区域的省际差异。此外,城乡之间也差异明显,由于大量农村劳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