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查铅蓄电池外壳是已破裂,拧下加液口盖的螺塞,检察通气孔是否畅通。
f(2)按照不同季节和气温选择电解液密度,将选择好的温度低于35℃的电解液从加液孔处缓缓加人蓄电池内,液面要高出极板上沿15mm。
(3)蓄电池加人电解液后,静止6~8h,让电解液充分浸渍极板。此时由于电解液渗透到极板内部,容器里的电解液减少,液面下降,应再加人电解液把液面调整到规定值。待电池内温度低于30℃时,将充电机的正极接到蓄电池的正极,充电机的负极接到蓄电池的负极,准备充电。
因为新蓄电池在贮存中可能有一部分极板硫化,充电时容易过热,所以初充电的电流选用的较小,充电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的充电电流约为蓄电池额定容量的1/15,充电至电解液中有气泡析出,端电电达到24V。
第二阶段充电电流约为蓄电池额定容量的130。充电过程中,应经常测量电解液的密度和温度。充电初期密度会有降低情况,不需要调整它,但要随时以相同的电解液调正液面高度到规定值。如果充电时电解液的温度上升到40℃时,要将充电电流减半;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到45℃时,则应停止充电,采用水冷或风冷的办法实行人工降温,待冷至35℃以下时再继续充电。整个初充电大约需60h,初充电过程中,如减少充电电流则应适当延长充电的时间。2922蓄电池的补充充电蓄电池在使用中,如果发现起动机运转无力;灯光比平时暗淡,冬季放电超过25%,夏季放电超过50%,贮存不用已近一个月的蓄电池,都必须进行补充充电。另外,由于汽车上使用的蓄电池进行的是定电压充电,不一定能使蓄电池充足,为了有效防止硫化,最好每2~3个月进行一次补充充电。补充充电具体步骤如下:(1)从汽车上拆下蓄电池,清除蓄电池盖上的脏污,疏通加液孔盖上的通气小孔,消除极桩和导线接头上的氧化物。(2)检查电解液的密度和液面高度,如果密度不符合规定要求,用蒸馏水或密度为14g/cm3的稀硫酸调配,电解液液面应高出极板上缘15mm。(3)用高率放电计检查各单格电压的放电情况,要求蓄电池的各个单格电池读数(电压值)基本一致。(4)将蓄电池正极接充电机正极,蓄电池负极接充电机负极,补充充电也应按表25所示的充电规范进行,一共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充电电流约为蓄电池额定容量的1/10,充至单格电压为23V~24V;第二阶段的充电电流约为容量的120,充至单格电压为25~27V,电解液达到规定值,并且在2~3h内基本不变,蓄电池内产生大量气泡,电解液呈“沸腾”状态,此时表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