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1√日常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真实地描述、记录、反映学生发展历程和状况的过程而不是甄别的过程。2√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3√为了促使学生选课更有方向、更有成效,高一年级应该主要以必修课程为主。4×在高中新课程中,艺术学习领域有16个并列的模块,学生从任何一个模块开始学习都可以。5√本次普通高中新课程合理处理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必修中有选择,选修中有规范。6×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7√高中学生的学习报告单是普通高中学分管理的工具。8√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者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平。9×在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中,国家课程是最高级的最重要的,地方课程相对较低级和次要一些。10×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也就是考试改革。11√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选课,学校选课指南的建设必不可少。1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1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和再组织。14×对学生的选课进行指导主要是班主任的职责和义务,与其他老师关系不大。15×国家课程标准规定了必修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内容,教师要遵照执行。16×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是科技类活动课程。17√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形态。18×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19√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课程,也是一门经验课程。20√设置综合课程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21×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我国实行地方和学校两级课程。22√终生教育思想给课程改革的重要启示之一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要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23×新课程标准应该是人人可以达到的标准。24×新课程改革强调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课程。25√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认为,教育目标不是完全预定的,是开放的,灵活的。26×所谓课程就是我们使用的教材。27√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28√学生即目的29×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传授知识。30√“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31×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32×新课程的评价更加强调选拨功能。
f33√新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代替了教学大纲。34×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习阶段共同要达到的最高要求。35√教材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