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内容载体,是教与学的主要工具。36√评价是过程而不是结果。37√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是教师的惰性。38√因为课程改革最终要在教学中实施,所以,一所学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是教师实施课程的素质和能力。39×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就是由研究性学习导师开设木课程,与其他老师关系不大。40√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课题的研究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加入到一个学习小组中,每学年至少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41√校本研究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42√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43×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的形成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44√专业引领的最有效的形式是教学现场指导。45×专家的指导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46×如果教师的教学研究不能改善学校的日常生活,这种研究就是无效的。47√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主要突破口。48×实施学分制管理以后,学生考试不及格仍然要留级。49√学分制实施的前提是选课制。50√学分制管理方案包括课程译置、学分认定、选课指导、学籍管理等四大要素。51√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艺术、技术等学习领域必须完成规定的模块的学习并获得最低必修学分。52√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的课程。53×教学案例的研究可以从其他老师或书本中获得,不必自己亲身经历。54√教学案例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55√教学活动中所有的事件和问题都可以成为教学研究的案例。56×知识可以分为有形知识和无形知识,中学教学要住重有形知识的建构。57√学生选课时可以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之间和不同的科目以及同一科目的不同模块之间进行选择。58√校本教研是教师将教学实践与研究密切结合的探究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和工作方式。59√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选课结果形成实际的课程实施方案。60×学校必须开出所有的必修模块,能调整的只是模块开设的时间和顺序。61B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在于()。A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B教育素养的提升和发展C教育理论知识的不断丰富D教育科研能为的不断提高62D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选课,学校应建立()。A年级组长负责制B班主任负责制C校长负责制D导师制63B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的学分管理制度是一种()。A学年制B学分制C学年学分责制D年级制
f64C学生三年内至少必须获得()个学分才可以高中毕业。A180B114C116D11265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