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作者:薛红云来源:《学子》2017年第10期
摘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需要滴水穿石的毅力,从平凡事做起,让学生在社会中找准位置,知道认真求学,努力进步,做社会主义好儿童。同时,教师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孩子产生主人翁意识,自觉关心班集体,爱护同伴,自觉讲卫生,有礼貌。有责任感是学生做人之本,是学生立足社会之本。学校社会要齐抓共管,互相交流,使每个学生将来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关键词:责任感;活动;学校;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履行职责的具体表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一个人对人、对事尽上了自己的责任,就可以说这个人具备了一定的责任感。人的责任感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后天教育环境下渐渐培养起来的。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各方面均处于成长阶段,教师要把握机会,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为成长对社会有用的人打好基础。一、让责任感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陶行知在《教书育人篇》里说“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所以,要使学生主动学习,就应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使学习成为孩子自觉的行为。值日生、小组长、班干部等的设立,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有事可做,有责可负,特别是“值日生”的“承担责任”,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集体的主人,为集体做事是应该的,每天的打扫卫生,检查红领巾,是否有同学迟到等等都可以列入值日生的管理范畴。对于班干部,教师布置任务时要说清楚什么人应该做什么事情,比如学习委员重点管理什么,体育委员有什么职责,教师要分工明确,让班干部有努力的目标。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建立相应的学习互助岗、板报宣传岗、卫生监督岗、安全巡查岗、课外兴趣岗等,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使全班没有“闲人”和“客人”。人人都是小主人,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二、借助活动树立责任意识培养责任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由知到行的渐进过程。既不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述道理所能奏效的,也不是几次具体的情境感染就会成功的,它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