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在全球气候越来越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国际社会的重视,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找到适合中国自己的低碳经济之路.是当今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国是一个高耗能的国家。低碳经济为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同时带来了机遇。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在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对我国来说是一种双赢的选择。既能化解国际上的压力又符合我们自己的特殊国情。但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着种种困难:首先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其次中国的能源结构一直呈现高碳结构。再其次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最后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新中国建立的时间不长,搞市场经济的历史严格说来自1992年算起也只有十多年,本身资本积累不足,必须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投资饥渴症”,大都迫切需要外来资本。而对环境标准要求较低。
f在种种困难之下,中国仍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多年来一直采取积极应对行动。早在1990年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1998年签署并在2002年批准了《议定书》;2007年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其中包含了中期减排目标:即在2010年前,减少lO亿吨温室气体排放,这个指标占《议定书》中所有附件一国家在2012年前减排总量的五分之一;与此同时还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旨在贯彻国家气候方案;2008年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全球气候近50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2009年8月17日,温家宝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