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
9.如图4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m,物体A以v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
体B此时的速度vB=10ms,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那么物体A追上
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A.7sB.8sC.9s
vAA
s图4
vBB
D.10s10.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甲在前面做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
动;乙在后面做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a1=a2时,只能相遇一次
B.若a1>a2时,可能相遇一次
C.若a1>a2时,不可能相遇两次
D.若a1<a2时,一定相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测出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研究的过程如下:研究小组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由漏斗落下的细
沙总是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小圆锥体,继续下落时,细沙沿圆锥体表面下滑,
当圆锥体的母线与底面夹角达到一定角度时,细沙不再下滑,如图5所示。图5
f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小组得出结论:沙堆的形成与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关。该小组
只用一把皮卷尺就测定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
(1)该小组必须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
(2)动摩擦因数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探究合力的求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
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6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
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固定点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橡皮条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图6
1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7所示,并且每隔
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8cm,
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ms2,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
_________________ms。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cm。
s1s2
s3
s4
s5
s6
012
3
4
5
6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