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克服单纯追求GDP的倾向。5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设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以生态化改造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废物回收再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循环利用率。严格环境准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限制和禁止上高耗能、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实施强制淘汰制度,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技术设备和企业实行强制淘汰;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降低产品单位产值的能源物耗和污染物排放;53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
我国立足于解决好国内环境与发展问题,继续改善13亿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同时,继续推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一方面积极参加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公约和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谈判,维护国际利益,履行国际义务,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做出贡献。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国内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制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防止污染转移、有害物种入侵等政策、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促进贸易发展,保障国家环境安全。
保护全球环境,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发达国家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增加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资金援助,加强环境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国际传播与合作;降低直至取消因环境标准过高而形成的贸易壁垒,促进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共同发展;进一步开放市场,减轻发展中国家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中国家也要在加快发展中积极防治污染,保护生态。
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携手共进,共创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小做起
参考文献:
f1百度文库2刘南威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4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