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山高性能材料、滁州绿色照明、亳州现代中药等,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分依托高新区、开发区等平台,引导各种要素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努力建设一批起点高、环境好、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第三,坚持创新和承接有机结合,促进新兴产业快速突破。在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的大背景下,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一手抓创新驱动,一手抓开放合作,在承接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要深入推进以合芜蚌试验区为重点的技术创新试点省建设,围绕省里支持的重点领域,大力发展一批由企业主导,科研机构、高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凝练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突破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培育,我省在不少领域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但科技成果转化始终是一大薄弱环节,有技术无产业、有“盆景”无“风景”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要紧紧围绕尚处于产业化初期且市场前景好的技术和产品,大力推动科技与资本融合,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坚持创新发展的同时,还
3
f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这也是我们培育新兴产业的一条成功经验。要抓住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大境内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对照八大产业排出上下游产业链、主导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目录,瞄准国内外领军企业和行业龙头,瞄准行业领军人才,用好与央企、知名民企等对接合作平台,下功夫引进一批新兴企业、产业和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四,坚持新兴和传统融合发展,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从我省发展现状看,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还比较小,且发展壮大还有个过程。因此,我们在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传统产业,尤其要通过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国内外实践证明,许多新兴产业就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我省也不乏这样的成功典型,如安凯的新能源汽车、海螺的节能环保设备、铜陵有色的循环经济等,不仅巩固提升了优势产业地位,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点,还实现了转型发展。这是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条现实途径。要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改造步伐,支持引导传统产业通过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延伸产业链条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省属大企业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