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同质化低水平重复投资。省里已经明确,现阶段培育和发展的重点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产业,同时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和资源禀赋,列出了新型显示、智能家电、纯电动汽车等30多个产业发展方向。当然,这些产业和领域基础不尽相同,不可能齐头并进、同时突破,我们必须根据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时序,明确哪些是近期能够形成气候的,哪些是能够取得突破的,哪些尚处于孕育期的,加强分类指导,实行一业一策,分层次、分阶段加以推进。各市都要从本地产业、技术、资源等基础条件出
2
f发,加强研究论证,决不能盲目跟风、贪多求全,一定要围绕产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找准定位,在点上寻求突破,在链上做出规模,锲而不舍地抓下去,力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打造若干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产业。第二,坚持以培育支柱产业为目标,着力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区域竞争中举足轻重。我们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目的就是要培植一批支柱性产业,进一步强化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力。围绕这一目标,省里提出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以大项目为支撑,以产业基地为平台,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一要抓龙头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要在短期内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至关重要。要坚持通过内部培育和外部引强,打造更多的行业龙头,发挥中流砥柱作用。龙头企业发展离不开众多的中小型企业配合,许多中小科技型企业都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要加大扶优扶强力度,促进尽快上规模、上水平,使之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二要抓产业链核心项目。产业的发展要靠一个个具体项目来支撑,抓住了产业链上的关键项目、关键产品,就抓住了产业发展的“牛鼻子”。省里已经建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库,储备了近1000个项目,要继续加强项目谋划工作,不断完善和充实项目库,切实提高项目工作水平。对省里每年扶持的重点项目,一定要加强科学论证,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真正把那些战略性、集成性、牵动性的大项目、好项目选出来,集中力量加以扶持,通过抓好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企业、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园区,形成一个爆发性增长源。三要抓特色产业基地。这是促进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有效途径。各地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基础,比如合肥平板显示、芜湖光电、蚌埠生物技术、马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