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D、儿童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声答案:A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其它三项的行为属于日常生活习惯或生理变化,没有通过练习产生,也不是持久变化。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9、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她)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作()。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刻板印象答案:B解析: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这种心理倾向叫宽大效应。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的现象。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成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其也被形象地称为光环效应。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这一效应称作罗森塔尔效应。10、“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创造法B、学习迁移C、发现教学法D、学会学习答案:B
3
f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
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平时所说的“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都是指先前学习对以后学习的
促进,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11、皮亚杰所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中,1115岁属于()阶段。
A、感知运算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答案:D
解析: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
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0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27岁)
前运算阶段;(711)岁为具体运算阶段;(1115岁)为形式运算阶段。
12、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
A、以学生发展为本B、科学与人文交融
C、回归生活世界
D、民主化
答案:A
解析: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培养
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这是我国
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
13、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
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