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年度个人自评报告
2015年12月28日至2016年6月30日参加了崇左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成绩合格。培训完了之后,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为本校学生排解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我认真完成叶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用批改过后的教学设计,我又上了几节课,效果更显著。平常遇到学生较难解决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上网搜索相近案例,引导学生疏通心理问题,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学生端正态度后,学习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育即生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简单地学科化、知识化医学化、技术化,它需要老师用心与学生进行沟通,解开学生纠缠的心结,驱散学生心头的阴霾。一、“了解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我们为孩子做出的规划是否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生理特点、了解孩子心理需要与诉求。只有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征,我们才有可能对孩子的行为表象做出理性的分析,从而找到孩子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做出适当干预。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讲究方法和艺术心理健康教育还要讲求艺术,要会聆听、能接纳、有效引导、使人内心悦服。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原则,必须“真
f诚”,必须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具备“同理心”。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很多“大忌”:简单判断、主观臆断、过于理智、出言不逊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建立“战略联盟家庭是学生栖息的港湾,家庭成员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他们与孩子之间的生活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与学生家长结成心理教育“战略联盟”是很有必要的。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与孩子沟通的理念,如果老师果真能说服家长改变自己对孩子的错误理解,改变自己固有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那对于孩子心理问题的疏导,无疑是最有利最有效的。四、加强理论学习,维护教师自身的健康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加强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更离不开教育者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我们设想,如果教师本身性格多疑怪癖,情绪喜怒无常,对学生赏罚无度、冷漠无情,又怎么能使学生的心态平衡、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