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和降低试验成本本标准不排除标准使用方自己选择评价基准但必须均匀、稳定用以控制和考核水泥质量的稳定性。但进行横向对比和处理质量纠纷时必须采用标准规定的基准减水剂。
6关于初始和60mi
的时间问题
本标准规定的初始时间指的是自加水搅拌算起经过搅拌、装料步骤开始测试的时间。根据标准规定的试验步骤此时间在45~5mi
。
本标准规定的60mi
时间指的是自加水搅拌算起经过60mi
后重新搅拌、装料开始测试的时间根据标准规定的试验步骤此时间在645~65mi
。
7关于搅拌机的问题
在测试完初始流动性后水泥浆体要在密封的容器中静置近1h的时间在此期间浆体中的固体颗粒发生沉降形成上稀下稠的浆体分布。虽然另配容器进行装盛前尽量将浆体重新返回搅拌锅但总会有部分浆体遗留在容器底部和内壁上从而改变浆体的水灰比。
为了减小此步骤造成的试验误差本标准规定搅拌机配6只搅拌锅使浆体自始至终全部在锅内避免浆体损失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8关于Marsh漏斗的问题
在本标准的方法中影响试验结果最大的因素是Marsh漏斗。其机械尺寸、加工精度特别是下料管部分都对试验结果有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在此次标准制定过程中吸取原先的经验教训Marsh漏斗的加工生产只由一家单位进行并开发了自动Marsh时间测定仪。同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生产的测定仪必须经过建筑材料工业水泥检验专用仪器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9关于基准减水剂掺量点的问题
本标准在水泥浆体的配合比中给出了基准减水剂的掺量点同时在备注中又提示“根据水泥和减水剂的实际情况可以增加或减少基准减水剂的掺量点”。这是因为不同的水泥的饱和掺量点不同进行大的减水剂掺量试验没有意义。但无论如何调整08的掺量点必须做以进行流动性和经时损失率的评价。
10关于水泥企业检测频率的问题
对于水泥企业而言本标准的制定有两个作用
一是对本单位水泥产品质量的了解、掌握以及控制、调整二是应对发生的质量纠纷。因此建议水泥企业首先进行一次全面的质量情况摸底进行饱和掺量点、流动性和经时损失的试验测试。然后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调整使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在正常情况下每周进行1~2次的流动性和经时损失测试以考察水泥质量的稳定性即可。
参考文献
精心整理
f1吴笑梅樊粤明简运康用Marsh筒法研究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问题J水泥2002128112徐海军对制约当前商品预拌混凝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