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如果满足补了这些条件,权力下放的尝试或许仅仅是将职能从上面下放到中层或地方当局的问题。他们的差别就会被视为权力下放与权力分散的差别。权力分散意味著权力仍掌握在中央当局手中,而地方的行政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实际上只不过是执行上级的命令而已。18”四、集权与分权的周期性交替教育体制改革成为20世纪后国家政治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展望》,1997年11月,中文版第29期,第93页。
f和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由于教育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很多国家中央一级的教育管理规模和职能都在明显扩大,19教育的权利正在日趋集中。另一些人认为,由于发着速度加快导致地区间差异加大,要使各区域都能发展必须实行特色化管理,所以,改革的趋势应是中央给地方愈来愈多的教育决策权和自主权。还有人认为,由于集权与分权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按照互相取长补短的原则,改革的趋势必然是朝著均权化的方向发展,两种体制在日趋靠拢。但这些说法都难于找到唯一的正例证明,即找到一个整理证明时,而另一个反例则否定了他。有些学者注意到,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往往沿着集权与分权交替变革的曲线进行。即在一段时期的集中管理教育后,由于种种因素的干预和影响,必然紧跟
19
参见胡森等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卷》,第195页。
f着另一段时期的分权式管理,反之亦然。日本二战之前是一个以赦令主义为基础的教育上的高度集权的国家,战后开始实行教育民主化计划,文部省的权力被大大消弱,分权管理模式开始建立。然而到了50年代,单纯效仿美国的做法受到社会广泛的批评,于是上命下从的教育行政体制得到重新确认,集权化倾向明显增强。20这种趋势在一些南美洲国家,如哥伦比亚、委内瑞拉、阿根廷、智利等都能看到。即使像美国这样有着地方分权制传统的国家,州与地方学区之间的集权与分权的交替变革也从未停止过。这表明,尽管每次变革的内容不同,集权与分权周期性的周而复始的交替是教育行政体制变革的一条基本趋势。这种变革趋势引来许多争论,究竟是集权制好还是分权制好,如果说集权制好,为什么在集权制时代被当成是可取的东西,如集中管理能够克服地区间的
20
参见(日)大田尧著,王智新译:《战后日本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三章。
f差异,到了分权变革的时代又会被说成是弊端所在;如果说分权制好,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