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2迷人的化学》学案
【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认识物质的多样性。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3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4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5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判断。6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教学重点】1对木条燃烧和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的探究。2掌握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难点】体验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手段】设置情景、活动探究、讨论。【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有关物质化学变化的图片及课堂演示实验有关仪器及药品。【教学流程】创设情境→举例讨论→演示实验→分析比较→当堂练习【第1课时】教学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图17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自然界及生活中的变化及现象。[讲述]我们已经知道,一切物质都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像面包发霉变质、冰雪融化、木柴燃烧变成木炭、葡萄酿酒等,都是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变化。冰融化成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像这样的变化就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从物质变化前、变化后比较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冰融化成水,固态铁熔化成液态铁等。另三种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像这样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其特点是:从物质变化前、变化后比较有新物质生成。过程学生活动看图片及多媒体,认识物质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让学生分类认识这4种变化,分析出冰雪融化与其他3种变化的区别:冰雪、水是同一种物质,其它3种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设计意图从常见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在听课当中看课本的习惯。
创设情境
举例讨论
理解冰是固态水,冰融化成的水是液态水,变化前后都是水,仅是状态发生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理解面包发霉变质等3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科学的概念。
f演示实验
做课本第8页“请你尝观察(1)后答:物理变化。试”的实验2(教师演填表示):压碎、分解碱式碳实验变化前变化后现酸铜。内容现象象(1)将碱式碳酸铜放在压碎碱绿色固绿色固体滤纸上,轻轻压碎。现象:式碳酸体仍然是绿色固体。问:这铜是什么变化?加热碱绿色固有水珠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